发布时间:2024-10-09 08:40:02
中国,作为历史上最为悠久古老的文明之一,几乎从原始社会就出现了交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发现以物换物非常不方便,尤其是食物不容易携带和储存。后来,从先秦夏商时代,就出现了正式的商业经济,随之带来的交换媒介——货币也兴起。那么,历史上使用的货币都有哪些呢?
由于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中下游,距离海边十分遥远,在古代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几乎绝大多数人到达海边的机会微乎其微。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海边的贝壳和货物显得格外重要,贝壳作为交换的媒介兴起。
尤其在商代,甲骨文中多次出现了与贝有关的文字,而商代灭亡以后,殷商的遗民失去了土地,不得不东奔西走利用货物交换赚差价谋生,后来将这一群体统称为商人。
到了西周时期,货币的材质发生了变化,而形式仍然为贝的样式。不过各个诸侯国为了区别和自我经济的发展、加强管理,出现各种形式的货币。这一时期,作为珍贵的青铜用作了货币的主要材质。
公元221年,秦始皇一统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争霸、战国兼并的分裂割据状态。为了加强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因此在李斯的建议下,书同文、车同轨,统一了度量衡和货币形式,下令铸造半两钱。而这种钱币仍然为青铜制作,每枚钱币大约25克。
而汉代继承了秦代的以重量的钱币形式,称为“五铢钱”。历代样式几乎都依此两种钱币进行变革。
在唐代,由于时代发展和经济繁荣,秦汉以来的以重量为标准的货币变得笨重而不适用,因此以帝王年代的通宝钱开创了钱币的先河。
而唐代甚至出现了汇兑业务的飞钱,这更加反映出唐王朝的经济强盛和商业发达。
在两宋时期,由于统治者渐渐放松对商业的管理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空前繁盛,因此这一时期出现纸币。
由于明清时期,海外大量的白银流入,白银也逐渐成为货币的一种,兼有白银、铜币、纸币三者共同流行使用。
由于整个古代,对外交往比较兴盛,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一直被称为中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友好之路,大量外国的货币也涌入中国,称为一种历史见证,你认识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