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8 09:53:11
保险产品的保费是怎么定价的?
很多朋友在给自己或家人配置保险的时候都会有一个疑问,那就是这个保费是怎么算出来的,为什么有些保险公司的产品会比同类型其它保险公司的产品贵很多?
毅哥不是精算专科出身,也很难给朋友讲清楚保费的具体定价原理,但可以和大家聊一下影响保险定价都有哪几个方面的因素,也算是作一个简单的普及吧。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保险公司不是慈善机构,它们也是要赚钱的,不然保险公司也无法持续经营下去,大家也就无法享受规避风险这种金融服务。
我国目前大概有200家保险公司,分为人身保险公司和财产保险公司两种。每家公司的成立时间、股东、人员及成本结构、营销策略等诸多因素都大不相同,所以在保费上就会有不一样的差异。
因为毅哥主要是从事人身保险,所以今天着重给大家聊聊影响人身保险保费的因素。
我们人身保险的保费主要是由两大部分构成,分别是纯保费和附加保费。
什么是纯保费?
大白话就是跟这份保单直接相关的费用,是保险公司用来作为理赔和投资使用的。因此,纯保费也可以分为两个部分:风险保费和储蓄保费。
风险保费,从名称上就可以看出,是用来准备支付理赔款的保费。
风险保费的计算,主要就是根据国家所颁布的“国民生命周期表”为基础的。
所对应的费率就是“预定风险发生率”,也有的称“预定死亡率”。
因此,各家保险公司在风险保费上的差异其实不太大。目前我们所使用的“国民生命周期表”是第三版(2010-2013年),但第四版(2020-2023)已经颁布了,估计很快就会实施。因此,各家保险公司的产品可能又会迎来一波涨价潮。
储蓄保费:这个部分就是保险公司专门留出来用来赚取投资收益的,也就是用来给客户未来回报的。
而这个保费所对应的就是我们常说的“预定利率”。因为在2013年,国家放开了保险公司的预定利率设定,所以各家保险公司的预定利率不尽相同,这也是之前保费相差较大的原因之一。
但因为市场竞争的原因,慢慢地,各家保险公司的预定利率又趋向一致。
然而,随着国家整体利率的下调,保险公司的预定利率也将随之下调,那么预定利率的变化就会导致保费的变化。
简单的说,预定利率每上调一个百分点,保费就会对应的下降30-50%;反之,预定利率每下降一个百分点,保费就会对应的上涨30-50%。
这也是去年(2023年)7月31日后,各家人身保险公司的保费普遍上涨的原因。
另外一个就是附加保费。
所谓附加保费,其实和保险产品本身关联不太大,主要就是公司的营运成本和财务成本。比如说场地租金、员工薪酬、设施折旧、广告投入、销售佣金等等。
附加保费,不同的保险公司之间相差还是比较大的。
这也是为什么感觉一些老牌保险公司的保费比较贵的原因之一,毕竟这些老牌保险公司的人员众多,场地也比较大,设施更多,所以导致它们的附加保费就会比较高。
而这个对应的费率,我们称之为“预定附加费用”。所以预定附加费用越高,保费也就会越高。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保险产品的定价,主要就是和“预定风险发生率”、“预定利率”和“预定附加费用”三个比率相关。
其中,“预定风险发生率”和“预定附加费用”和保费正相关:比率越高,保费也就越贵;
而“预定利率”则和保费负相关,利率越低,保费越高!
怎么样,你了解到了吗?
#保险你了解多少# #头条创作挑战赛# #微头条创作挑战赛# #我在头条搞创作# #成都头条# #春日生活打卡季# #保险知识继续# #理性看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