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24 10:48:38
4月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4月22日-28日是主题宣传活动周,主题为“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起源
世界地球日(The World Earth Day)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个专门为世界环境保护而设立的节日。世界地球日活动起源于美国,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背景下,于1970年由盖洛德·尼尔森和地球日之父丹尼斯·海斯发起。现今,保护地球日活动已传播至全球192个国家,每年有超过10亿人参与其中,是世界上最大的民间环保节日。
宗旨
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进而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
当前威胁人类生存的
十大环境问题
01
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是一种和自然有关的现象,是由于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
02
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
臭氧层被破坏,将使地面受到紫外线辐射的强度增加,给地球上的生命带来很大的危害。
03
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物多样性公约》指出,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来源的生物体,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新的物种,同时,随着生态环境条件的变化,也会使一些物种消失。
04
酸雨蔓延
酸雨对人类环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酸雨降落到河流、湖泊中,会妨碍水中鱼、虾的成长,以致鱼虾减少或绝迹;酸雨还导致土壤酸化,破坏土壤的营养,使土壤贫瘠化,危害植物的生长,造成作物减产,危害森林的生长,此外,酸雨还腐蚀建筑材料。
05
森林锐减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维持陆地生态平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最近100多年来,人类对森林的破坏达到了十分惊人的程度。森林锐减直接导致了全球生态危机。
06
土地荒漠化
全球陆地面积占60%,其中沙漠和沙漠化面积29%。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土地变成沙漠。人类文明的摇篮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流域,已由沃土变成荒漠。中国的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亦十分严重。
07
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一些物质的含量达到有害的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
08
海洋污染
海洋污染导致赤潮频繁发生,破坏了红树林、珊瑚礁、海草,使近海鱼虾锐减,渔业损失惨重。
09
水污染
当进入水体的污染物质超过了水体的环境容量或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变坏,从而破坏了水体的原有价值和作用的现象,称为水体污染。
10
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
危险性废物是指除放射性废物以外,具有化学活性或毒性、爆炸性、腐蚀性和其他对人类生存环境存在有害特性的废物。
我们能做些什么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多尝试步行、骑自行车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减少使用机动车,降低尾气污染。
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应该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在洗漱、洗澡、做饭、洗车、洗衣服等细节中做到节约用水。
在生活中,养成随手关灯的小习惯,不仅能省电,也能保护自然资源。
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将废弃物分流处理,利用现有生产制造能力,回收利用回收品,变废为宝。
让我们迅速行动起来,树立“减塑限塑”环保理念,承担环保责任,以实际行动推动“禁塑”的实施,共同建设绿色、环保、健康的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