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1 09:06:51
2011年,一部名为《远去的飞鹰》的电视剧,让我们认识了高志航,一位带领中国第一代空军英勇抗日的民族空军英雄。这他的身上发生着种种传奇的故事。
努力求学,志在航空
高志航出生在辽宁通化的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原名高铭久。在“奉天中法学校”读书,通过刻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法语基础,这也才有了后来的种种经历。
高志航在中法学校毕业后上了炮科学校,这所学校是张作霖父子办的,出于发展空军需要,他们选了一批优秀的学生前往法国学习,高志航因为身材矮小没有选上,自己很不甘心,就用法语给张学良写了一封信,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高志航,意为志在航空,张学良让中法学校的老师翻译,老师说这是我最优秀的学生高铭久写的,张学良最终同意了高志航的请求。因此,高志航如愿以偿的来到法国木拉诺高等航空学校学习。
美丽邂逅,传奇爱情故事
《远去的飞鹰》剧照
1929年,高志航在内蒙古执行任务的时候,邂逅了美丽的白俄姑娘葛丽亚,葛丽亚是白俄罗斯流亡贵族,他们两个在商店偶遇,当时葛丽亚正在买东西,只会说俄语和法语,店员听不懂她在说什么,会法语的高志航上前解围,两人从此擦出了爱情的火花,在满洲里私下结婚。
在那个年代,娶一个外国媳妇到乡里简直是让人难以接受,高志航带葛丽亚回东北老家,他的父母被吓了一跳,说什么也不让她进门,高志航与葛丽亚就在门口一直跪着,后来,高志航向父亲求情说她怀了孩子才让她进了家门。
高志航的家人一开始并不接受葛丽亚,直到高志航在一次事故中意外骨折,当时找了个很不负责的日本医生给他治腿,碎骨都没清理就接骨,结果导致了肌肉萎缩,是葛丽亚跑到哈尔滨找了一位犹太医生重新给高志航做了手术,为了不影响自己的神经,高志航没有选择打麻药,就这么硬生生的把腿再次打断。从此,高志航的家人真正接受了葛丽亚,高志航的母亲一直说,没有葛莉儿,就没有高志航。(高志航的母亲管她叫葛莉儿)
高志航全家福
好景不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高志航家人走散,高志航带着他三弟,四弟逃到关内,葛丽亚在把大女儿托付给高志航的母亲后带着小女儿去找高志航了。
高志航在他法国航空学校的同学邢铲非的介绍下,1932年到了南京,找到中央航空署。结果被告知不能与外籍女子通婚,在痛苦的抉择下,他舍弃了家庭,依然投身到祖国的空军建设中来,当时他给爱妻写信,实为休书,原文如下:
佳利爱妻:
昔日深情未及回报万一,然国难当头 ,又何以为家。我身为军人自当以身报国。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独立,民族的生存,为了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华,我决心毁家纾难,虽赴汤蹈火,亦在所不惜。儿女情长,一己之私,均置之度外,吾妻贤德,深明大义,窃以为不致怨恨于我,望吾妻自多珍重,并拜托养育女儿利利成人。
大德不遑言谢,深情无缘回报。届此即为路人,其感惶愧。然军纪严明,亦无可奈何也。权衡国家之难,自当舍家而为国矣。
高志航草于宁
后来他与献花给他的上海英语专科学校的校花叶蓉然再婚,二人却经常有摩擦,再也没有当初与葛丽亚的那种深厚的感情了。
空中飞鹰,声震寰宇
民国空军
一次英、德、意等国派飞行员在南京表演,参加表演的中国飞行员不如他们,不在表演之列的高志航看后主动要求上天。他的驾机特技一下子就让前面的表演都相形见绌,当即蒋介石就把自己的飞机“天窗号”奖给了他。
后来高志航奉命去意大利购买飞机,在期间应邀表演飞行特技,深受称赞,墨索里尼亲自接见他要给他最高的酬金和最好的薪水,高志航表示“我只愿意做一名中国军人!”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很了解了,高志航在淞沪会战爆发的第二天,也就是1937年8月14日,打下了第一架日本飞机。而此战中他和他的战友一共打下了六架日机,而中国空军只有一架飞机轻伤,蒋介石兴奋之余把8月14日定为中国空军节。
鹰击长空,为国捐躯
1937年11月,高志航奉命赴兰州接收苏联援华的战机。根据命令他率援助的战机飞至周家口。因天气恶劣,留原地待命。不料,日军在11月21日,派空军袭击了周家口机场,当时高志航命令立即作战,然而此时日军开始俯冲投弹,高志航冒着日军的俯冲毅然冲进了座机要起飞迎敌,不幸被日军炸弹命中殉国,时年30岁。牺牲后,国民政府和军委会追授高志航少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