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3-20 03:23:32
涨停股票盘口解读的基本概念
涨停股票的盘口解读涉及到对股票交易过程中各种数据和现象的分析,以判断股票涨停的意义、趋势和潜在风险等。
一、股票涨停的定义
在股票市场中,为了限制涨跌幅,设置了一定的幅度,当股票达到这个幅度时就会涨停或者跌停。普通股票最大涨跌幅为前一交易日的10%(科创板、创业板为20%)。例如,如果一只股票前一交易日收盘价为10元,当日涨停价就是11元(10元 * 1.1)。这意味着当日股价涨到11元后就不能再上涨了,这是一种证券管理部门为了防止过度投机而采取的措施。
二、盘口的含义
盘口是指股票在每个交易日的交易过程中,股价随着交易进行而出现的动态变化。它包含了众多的信息,如委买委卖的挂单情况、成交量、成交价等。这些信息就像是股票市场的“语言”,反映了市场参与者的意图和市场的供需关系。
三、涨停盘口三要素
1. 大单挂单
- “大单”是一个相对概念,一般大盘股是在一千手以上,中盘股是指500手以上,小盘股是指100手以上。当分时盘口上突然出现连续或断续的大单挂单时就要引起注意。例如,在委卖栏中出现的压迫式挂单,可能是主力在拉升前的试盘行为。递增压迫式挂单是指委卖栏中出现三档以上递增式大卖单,目的是让市场觉得抛压越来越大,促使中小散户抛出筹码;递减压迫式挂单则是第一档挂单最大,后面两档依次降低,暗示只要吃掉第一档挂单,后面卖压就小,主力吃掉第一档大单后往往会有跟风盘,后面挂单会很快被扫光。在委买栏中的拦截式挂单,如“一”字型拦截式挂单(大盘股一万手以上,中盘股一千手以上,小盘股一百手以上),给人一种下方接盘巨大的感觉,还有递增拦截式挂单(三档以上大接单,第二档比第一档大,第三档比第二档大),显示主力雄厚实力。夹板式大挂单是主力在委买栏和委卖栏分别在某一价位挂出大单,形成夹板式格局,夹板撤离或被打掉可能是主力向涨停板发起最后攻击的信号。蜂窝式挂单是在委买或委卖栏密集挂出连续大单,若是大盘股说明各路资金云集、多空分歧大;中、小盘股则可能是主力想借市场力量推动股价。
2. 成交密度
- 成交密度反映了主力发动攻击后,市场的响应程度大小。如果成交密度大,说明市场对主力的拉升行为响应积极,有较多的资金愿意跟进买入股票。例如,当一只股票开始冲击涨停时,不断有大单成交,而且成交的频率较高,这就表明市场对这只股票的上涨比较看好,愿意积极参与交易。相反,如果成交密度小,可能意味着市场对这只股票的上涨存在疑虑,或者是主力的拉升没有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
3. 上涨速度
- 上涨速度的快慢可以提醒该股的涨停属于什么性质(吸筹、拉升或出货)。如果分时涨速达到5%以上并且具有持续性,说明该股的上板速度极快,也很好地反映主力的抢筹意愿强烈。例如,有些股票开盘后就迅速拉升,在短时间内就达到涨停价,这种快速上涨可能是主力急于吸筹或者是有重大利好消息刺激下的拉升行为。而如果股票上涨速度缓慢,可能是主力在逐步出货的过程中,通过缓慢拉高股价吸引散户接盘。
常见的涨停股票盘口特征
一、K线特征
1. 前期涨幅情况
- 前期可能有急涨且涨幅较大的过程,之后可能以阴线或者逐步变小的小阴小阳K线修正乖离率,最后以十字星或者小阳结束调整。例如,某股票经过一轮快速上涨后,出现几根小阴线回调,然后出现十字星,这可能是涨停前的调整信号。
2. 与均线的关系
- 股价调整至五日均线或者十日均线后,止跌企稳回升。当股价靠近均线时获得支撑,显示出均线对股价有一定的牵引力,这是股票走势较为健康的表现,也可能是即将涨停的一个潜在信号。比如,一只股票在下跌过程中,接近五日均线后开始反弹,随后出现涨停的情况。
二、量柱特征
1. 前期放量过程
- 前期有数天以梯量柱或者倍量柱放量的过程。这意味着在前期股票交易活跃,有较多的资金进出。例如,连续三天成交量逐步放大,第一天成交量为1000手,第二天为1500手,第三天为2000手,这种梯量柱的情况可能是主力在吸筹或者是有资金在逐步介入股票。
2. 回调时的量能
- 回调时以缩量柱的形式进行,最好出现阶段低量。这表明在股价回调过程中,卖盘力量逐渐减弱,主力可能没有大规模出货,市场上的筹码相对稳定。如股票从高位回调时,成交量从高位的大量逐渐减少到很小的量,如从每天1000手的成交量减少到200手左右,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3. 企稳回升时的量能
- 企稳回升时放量温和。当股价开始重新上涨时,成交量逐步增加,但不是突然的巨量,这种温和放量表明市场对股票的上涨有一定的信心,资金在逐步流入。例如,股票在企稳回升初期,成交量从每天200手慢慢增加到500手左右,然后走向涨停。
三、分时图特征
1. 攻击性强的走势
- 分时图走势攻击性强,上涨时快速拉高,同时成交量放大,在推高过程中,一般呈现加速上攻的形态,而不是拱形上涨。比如,股票开盘后不久就直线拉升,成交量随着股价的上涨迅速放大,这种走势显示出股票有很强的上涨动力。
2. 特定时间的拉升
- 从分时图上看,开市后不久或是收市的前几分钟,会出现拉升现象。有些主力会在开盘后利用市场的初始活跃期迅速拉升股价,或者在尾盘时突然发力将股价拉至涨停,目的可能是减少拉升成本或者是避免盘中的抛压。例如,在尾盘最后几分钟,突然有大单买入将股价拉涨停,这可能是主力不想让其他投资者有太多时间反应,以较低成本实现涨停。
3. 跳空高开
- 经常跳空高开形成上攻的缺口,且短线不予回补。这是因为持股者绝大部分是中长线的投资者,此时股价涨势正旺,他们不会轻易卖出手中的股票;还有一小部分刚介入的短线跟风者,由于持股成本高,几乎没有或者很少有盈利,所以短期之内也不会轻易卖出股票。再者,主力还没有达到拉升目标,也不会大量派发,即使有出货,也只是很少部分。例如,某股票当日跳空高开5%,并且在盘中一直保持高开的状态,没有回补缺口就涨停了。
分析涨停股票盘口的关键指标
一、股价指标
1. 今开、昨收
- 今开即股票当天的开盘价,昨收是前一交易日的收盘价。今开与昨收的对比可以反映出股票开盘时的市场情绪。如果今开高于昨收,可能表示市场对这只股票有一定的看好预期;如果今开低于昨收,可能存在一些负面因素影响或者是市场的正常波动。例如,一只股票昨天收盘价为10元,今天开盘价为10.5元,高开的情况可能是因为有隔夜利好消息或者是主力想要拉高股价的意图。
2. 涨停、跌停
- 它们反映了股票当天允许的最大震荡价格区间。了解涨停和跌停的价格可以帮助投资者判断股票价格的波动范围。当股票接近涨停价时,可能会面临较大的阻力,因为涨停价是当日价格上涨的极限;同样,接近跌停价时,可能会有一些抄底资金关注或者是恐慌性抛售加剧。例如,一只股票的涨停价为11元,当股价涨到10.8元时,投资者就需要考虑上涨的动力是否还能持续,以及是否会触及涨停。
3. 最高、最低
- 即当天股价波动中出现过的最高价格和最低价格。最高和最低价格的差值可以反映出股票当天的波动幅度。如果波动幅度较大,说明股票的交易比较活跃,市场分歧较大;如果波动幅度小,可能是市场对这只股票的看法比较一致或者是交易清淡。例如,一只股票当天最高涨到10.5元,最低跌到10元,波动幅度为0.5元,而另一只股票最高涨到11元,最低跌到9元,波动幅度为2元,后一只股票的交易活跃度明显更高。
4. 均价
- 均价表示的是股票当天的平均价格,是用当天的成交额/成交量得出的价格。均价可以反映出股票在当天交易过程中的整体价格水平。如果股价在均价上方运行,说明股票在当天的大部分时间里处于相对强势的状态;如果股价在均价下方运行,则相对弱势。例如,一只股票的均价为10.3元,而当前股价为10.5元,这表明股票目前的价格高于平均交易价格,走势相对较好。
二、成交量指标
1. 成交量
- 成交量反应的是当日股票交易成交的股数。在涨停股票的分析中,成交量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指标。一般来说,在涨停前如果成交量持续放大,可能是主力资金在积极买入,推动股价上涨。而如果涨停时成交量过大,可能是主力在出货或者是市场分歧较大;如果涨停时成交量很小,可能是主力高度控盘,或者是市场对股票的涨停预期比较一致,惜售情绪浓厚。例如,一只股票在涨停时成交量是前一日的5倍,这可能是一个异常情况,需要进一步分析是主力出货还是有新的资金大量涌入;如果涨停时成交量只有前一日的0.5倍,且股价封涨停很坚决,可能是主力控盘程度高。
2. 外盘、内盘
- 外盘是市场上以主动买入成交的股票成交量,即买方主动以高于或等于当前卖一的价格挂单买入股票时成交的数量(挂单买价≥卖出价);内盘是市场上以主动卖出成交的股票成交量。在涨停股票中,如果外盘远大于内盘,说明市场上主动买入的力量很强,投资者对股票的上涨预期较高。但有时候主力也会通过一些手段来制造外盘大于内盘的假象,例如自买自卖来吸引散户跟风。例如,一只股票涨停时外盘为10000手,内盘为2000手,表面上看是买入力量强劲,但需要结合其他指标进一步分析是否存在主力操纵的情况。
三、流通性指标
1. 量比
- 量比是当日平均每分钟成交量/过去五日平均每分钟成交量。量比可以用来判断成交量的变化是否健康。若量比持续放大,表明场外资金入场积极,个股短期内有冲击涨停的可能。例如,一只股票量比在开盘后从1逐渐上升到3,说明成交量在不断放大,相比过去五日的平均水平,当日的交易活跃度在增加,这可能是股票即将上涨或者涨停的一个信号。如果量比小于1,可能表示当天的成交量低于过去五日的平均水平,股票交易相对清淡。
2. 换手率
- 换手率越大,说明股票交易越活跃。换手率的高低与股票涨跌并没有必然关系。在涨停股票中,高换手率可能意味着股票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有大量的资金在进行买卖。如果是在低位涨停且换手率高,可能是主力在吸筹;如果是在高位涨停且换手率高,可能是主力在出货或者是换庄。例如,一只股票的换手率为10%,说明当天有10%的流通股被交易,这需要结合股价的位置、成交量等其他因素来综合判断股票的走势。
3. 委差、委比
- 委差是未成交的委买委卖的差值;委比是衡量某一时段买盘、卖盘相对强度的指标。在涨停股票中,如果委比为正数且数值较大,说明买盘力量较强;如果委差为正数且数值较大,也表明委买的数量多于委卖的数量,市场看好这只股票的上涨。但主力也可能通过虚假挂单来影响委比和委差的数值,所以需要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例如,委比为80%,委差为500手,表面上看买盘很强,但要警惕是否是主力故意营造的氛围。
实战中涨停股票盘口解读案例
一、天茂集团案例
1. 前期走势分析
- 天茂集团在2015年3月至4月股价处于横盘状态,波动极小。这一阶段可能是主力在进行吸筹或者洗盘操作,通过横盘整理来稳定股价,同时收集筹码或者清洗不坚定的散户。进入4月中旬后,股价开始小幅下跌,这可能是主力进一步打压股价,以获取更廉价的筹码。
2. 涨停信号与后续走势
- 在4月22日出现咬线(可能是股价与某一重要指标线或者前期支撑阻力线的特殊关系),咬线意味着股价将继续上涨,且根据个股强势程度的不同,涨幅也不同。天茂集团在4月22日股价咬线涨停后,再次出现两次涨停,由11.5元上涨至14.5元附近,涨幅在26%左右。投资者如果能在咬线涨停时发现这个信号并买入,就可以获得丰厚的收益。这一案例说明通过对盘口信号的解读,如股价与特定线条的关系,可以捕捉到涨停机会并预测后续走势。
二、川投能源案例
1. 集合竞价与开盘表现
- 川投能源在集合竞价阶段,股价不断回落,从11.84元跌至开盘11.59元,可见在集合竞价阶段有大盘的抛盘,从开盘后连续的抛盘也可以看出,市场中的抛压较大。但是,7月13日当天,川投能源依旧大幅高开。这说明尽管有抛压,但主力或者是市场中的其他积极力量对股价有更高的预期,并不受抛盘的影响。
2. 涨停可能性判断
- 在开盘后30分钟仍能保持在前一交易日收盘价上方,表明主力没有做空意图,有涨停的可能。这种通过开盘后一段时间股价相对前一日收盘价的位置关系,可以判断主力的意图和股票涨停的可能性。最后川投能源在7月13日当天涨停,这一案例表明在分析涨停可能性时,要综合考虑集合竞价、开盘后的股价表现以及主力的意图等多种因素。
三、福日电子案例
1. 涨停前的走势特征
- 在福日电子2012年8月份的走势图中,出现连续三天的一字板涨停之前,股价必然处于空间位置的相对低位,经过连续多日的整理,必然会呈现突破的走势。从均线系统上来说,中期均线60日均线走势渐渐趋于平缓,短期均线20日均线已经走平,有向上延伸的迹象,超短期均线10日均线和5日均线呈现多头排列,一些指标也可以有所发现,MACD指标已经是在零轴下边金叉,冒出水平面,开始翻红。同时,整个期间成交量所呈现的是向右倾斜式的缩量,并且是缩量到了极致,地量结构非常明显,显示出卖盘稀少了,买盘不多的迹象,在日线走势图分析时,便是已经达到了变盘的临界点,并且向上突破的概率更大。这一案例表明在分析涨停股票时,要关注股价的位置、均线系统、技术指标以及成交量等多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可以为判断涨停提供依据。
涨停股票盘口解读的误区与防范
一、误区
1. 误判主力意图
- 仅仅根据大单挂单情况就判断主力的意图是不准确的。例如,看到委买栏中的大买单就认为主力在吸筹或者护盘,但实际上可能是主力故意制造的假象。主力可能通过虚假挂单来吸引散户跟风买入,然后在合适的时机出货。比如,在某股票涨停过程中,委买栏有大量的大买单,但当股价达到涨停后,这些大买单可能会突然撤单,然后有大量卖单涌出,导致涨停被打开,股价下跌。
2. 过度依赖单一指标
- 只看成交量或者其他单一指标来判断涨停股票的走势是有风险的。例如,认为涨停时成交量小就是主力高度控盘,后续一定会继续上涨。但实际上可能是因为市场对这只股票的关注度低,或者是存在一些潜在的利空因素,导致交易不活跃。另外,如果只看外盘大于内盘就判断股票会持续上涨也是不准确的,主力可能通过对倒操作来制造外盘大的假象。
3. 忽略整体市场环境
- 股票的涨停不仅仅取决于自身的盘口情况,还与整体市场环境密切相关。如果忽略了大盘的走势、行业板块的情况而仅仅分析个股的盘口,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判断。例如,在大盘整体下跌的情况下,即使某只股票盘口表现出一些涨停的迹象,也可能会受到大盘拖累而无法涨停或者涨停后很快被打开。